EP-M金屬列印機
3D列印是否能突破只能打樣的限制?這個疑問一直是關心積層製造的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隨著各種列印科技的進步這個瓶頸似乎逐漸看到穩定的解決方式。其中,SLM(金屬粉末雷射熔融)技術的持續進步,引領著3D列印持續突破。
本次展會上展示實際使用案例,利用3D列印的加法製程優勢,突破傳統工法限制、輕量化、複雜立體構造。以下是各主要展品說明。
蜂巢結構飛機引擎托架: 仿蜂巢結構設計,抗衝擊、輕量化設計,傳統工法較難加工達成。
拓撲輕量化引擎托架: 鋁鎂合金列印搭配拓樸優化的設計,不局限於傳統加工限制,經過計算輕量化同時維持一定強度,3D列印思維的新型態設計已是趨勢。
模具鋼異形水路: 冷卻水路在模具設計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透過使用3D列印可以製作出傳統加工所無法達成的水路設計,加快冷卻效率、有效提升產能及良率。
立體結構熱交換器: 3D列印由下往上堆疊的方式可以實現立體散熱結構,縮小體積同時提升散熱效率。
鈦合金金屬植入物: 3D列印可模擬骨小梁立體網狀結構,可以讓骨細胞更好的披覆,搭配CT掃描可完美訂製出跟患者原本形狀相近的置換骨骼!
不鏽鋼輕量化螺旋槳: 螺旋槳類型物件一般是使用鑄造方式進行生產,透過3D列印可以製造特殊簍空設計輕量化但強度相同!
一體成形進氣岐管: 進氣歧管是引擎設計的關鍵零件,3D列印可一次列印完成不需焊接,不會有焊接點斷裂問題,整體強度超越傳統工法。
EP-A光固化列印樣品
EP-A650大型光固化列印機列印大型樣品,一體成形表面平整光滑。進口雷射頭、振鏡,尺寸精度+/-0.08mm,搭配獨家設計可變光斑技術,加速生產效率。業界唯一全機通過安全認證,保證工作安全無虞。
SLS列印鞋底
TPU粉末列印中空結構的鞋底,運動時腳底不悶熱,透過特殊晶格設計可以製作出彈性更好的運動鞋。3D列印鞋經過鞋廠標準測試,耐饒曲、彎折斷裂測試,積層列印能設計出超乎想像的新潮球鞋!
3D列印突破傳統工法限制、輕量化、複雜立體構造,3D金屬列印直接製造已成趨勢。
待續 2020台北3D列印展 – Polymaker線材篇
您可能想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