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件典藏樂器,3D數位化帶你感受“器樂之美”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語言各不相同,但美好的音樂全世界可共賞。中華素有悠久的“禮樂文明”,擁有豐富的民族樂器,西方樂器也經過漫長的文明發展,品類繁多。

 

但在時間的洗禮下,許多樂器漸漸消失在現代人的視野中,為了將館內的文物典藏更多元地傳播至大眾,提供給大眾做查詢、流覽及衍生的應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音樂館委託起點設計專業團隊使用3D數位化及3D列印相關技術,喚醒這些沉睡的樂器。

 

起點設計負責此次文物掃描任務#Scan Taiwan是發起的保存文化價值的一項活動,選取寶島上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文物或收藏品,使用EinScan系列3D掃描器,進行數位化存檔,並上傳至Sketchfab 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都可以觀賞和分享。此前小編也分享過“3D掃描帶你一覽曾經的臺灣風光”,自從發起該活動後,不斷有當地的博物館、收藏家等聯繫工作室希望通過3D數位化技術進行文物的資料存檔、修復和周邊產品開發。

 

 

 

 

3D掃描 • 雙重方式

 

館方率先選擇了二十五件典藏樂器,由起點設計工作室進行3D掃描和逆向工程。由於樂器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在掃描工作時,工作室以保護文物優先的方式搭配EinScan-Pro+手持3D掃描器及照相法的方式輔助進行。雙重方式説明掃描資料在高精度和豐富細節的基礎上,更具有外觀紋理的觀賞性。

 

手持掃描&照相法

 

逆向工程 • 建模

 

在獲得由EinScan 3D掃描器和照相法輸出的OBJ資料後,將其導入CAD軟體中,參考物件照片修復在掃描中因為現場環境光源或物理限制導致的不完整部位,完成最終模型的建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來自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音樂館的部分樂器的實物和資料模型對比。

 

三味弦

菲律賓杯型鼓

月琴

 

緬式豎琴(鳳凰)

泰式高音木琴

環狀鑼

 

 

 

多元應用 • 文創衍生

 

最終完成的3D模型,可用於後期動畫製作、文創開發、展覽培訓、文物修復等應用。通過3D模型的多角度展示,大眾可以更深入得瞭解樂器構造和差異;使用3D列印製作的小型樂器可以讓參觀的小朋友把玩,讓博物館參觀不再枯燥,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傳遞中華傳統樂器的文化知識。

 

 

 

您可能想了解更多: